扬华人物 |【竢实扬华】刘明桓:用AI做足球梦的少年

刘明桓与计算机的相遇相识,着实算不上是一个“一见倾心”的故事。初入校园的他,也曾有过短暂的迷茫:计算机技术并非他心仪的专业,而“程序猿”、“技术宅”的身份似乎也与其天生好动的性格相去甚远。

紧接着,淘汰赛场均一球、队内头号射手、新生杯和院系杯足球比赛亚军、校队敞开大门……足球赛场上的胜利接踵而至,似乎只要一个点头,他的足球梦便会慢慢靠近。

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相反地,他开始驻足沉思:继续踢球究竟是不是自己最想要做的事?自己真的能在足球场上大放光彩吗?如果不能,又如何用这四年时间把自己的简历填满,为大学生涯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番思想斗争后,刘明桓无奈地发现,自己曾经的热爱与执着或许只能作为娱乐去消遣,为了实现更远的追求,他不得不停止在绿茵场上奔跑。

少年的足球梦,好像碎了。

迅速整理思绪,重新进行定位,最终,刘明桓抱着“好好学,争取转专业”的想法开始接触计算机专业。

或许世间的阴差阳错总是寻常,经过一年的深入了解后,刘明桓慢慢发现了这个专业的有趣之处。这条路,他走着走着,终归又见柳暗花明。大学生活于他而言,是始于迷茫的跌跌撞撞之中,却在千百个摸索的日日夜夜里逐渐清晰。心中的一团火终使他踏碎迷茫,走向迷雾散尽、天光乍破的新天地。

狠:千锤百炼 皆为磨砺

在其位,司其职。千百万次锤炼,是为淬火出世。世人只知捧起大力神杯时的光芒万丈,又几人能知其蕴含的是每位队员的“狠绝”之心——日复一日地训练,从基本的体能到进阶的技巧,不断重复,只为更加熟练。

从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到上海交通大学APEX实验室,刘明桓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哪怕通宵做比赛到第二天早上,他也绝不翘课。平日里,图书馆、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却充实。

长期的自律和坚持,带给他的是连续五学期专业排名第一、四学期特等综合奖学金和两学年国家奖学金、74%以上的主干课90分以上以及保研排名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

刘明桓交出的这份答卷,写下的是图书馆前偶尔洒下的阳光,是少年穿行于校园时耳边喧嚣的风声,也是交大凌晨两三点的闪闪星光。

三年多的大学生涯中,刘明桓完成项目3项,参加学术报告30余次,累计里程超过15000公里,四处奔波的身影换来的是通往彼岸的一砖一瓦。

“这些学术会议开阔了我的视野,所以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它们其实是为我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做铺垫。”

细细想来,刘明桓便是今天我们口中所说的“狠人”吧,这份狠,不存在任何戏谑的意味,而是敬佩。他习惯把自己的生活塞得满满当当的,并享受这份充实与忙碌带来的满足感。

准:精确规划 争分夺秒

足球赛中,“准”是基本功,是技巧,亦是制胜法宝。于夹击之中规划运球路线,于临门之时控制出脚力度,选择,皆在分秒之间。

大二那年,刘明桓就已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大学无非也就四条路:一是工作,二是保研,三是考研,四是出国。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需要一份漂亮的简历,所以这三年的学习生涯于我而言,其实就是怎样去把我的‘简历’填满。”

人们常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刘明桓走过的历程,恰是这句话最好的印证。为了做好一个项目,他会提前一年联系老师,给自己留下充裕的时间去准备,去沉淀,如同一颗种子,在黑暗的泥土中积蓄营养和能量,一旦听到春风呼唤,便会破土而出。

时光在他手中被揉得细碎,于是每一分每一秒都被赋予了意义。他用理智规划未来,因而更能清醒地看待当下,踏下量算好的每一步。

早在还未进入大学校园时,刘明桓就已萌生出参加竞赛和科研活动的念头,而他恰好又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

三年来,拼搏的精神和求知的意识也让他收获颇丰:西南交通大学“新秀杯”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MathorCup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一等奖、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西南交通大学萌芽计划二等奖、西南交大ACM竞赛三等奖、北美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M奖、2018 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优秀Demo奖……他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着,风雨兼程,终见阳光。

“计算机这个行业更新发展得很快,随时都有新东西,随时都要学新东西,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从业人员不断地进行反思和交流。”

这是刘明桓对专业现状的认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以分秒为丈量单位,而刘明桓则善于在分秒之间创造价值,私以为他与计算机的相遇,不算“误打正着”,而应该是“命中注定” 。

一记绝杀:当梦想照进现实

夜幕降临,月色迷蒙,少年又来到了他热爱的足球场上,他走着,思索着。雾霭消散后倾泻而下的月光拉长了少年的身影,也记录了他前行的轨迹。刹那间,少年抬头。他看见了一颗闪耀的星星。

“人工智能这个行业其实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但它也在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刘明桓看来,能让机器代替人去完成一些事情是非常有趣且有现实意义的。

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的运作方式会带给刘明桓无与伦比的满足感,他能看到人工智能广阔的发展前景,却也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常说学海无涯,可我们也会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少年在行中求知,知而后行,虽天高海阔,他也自有一方天地。

进入计算机专业时适逢巴西世界杯结束一年,德国队背后的大数据团队令刘明桓印象深刻,灵感便在此刻破空而来。

他曾以为遥不可及的足球梦,似乎可以换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大二那年,AlphaGo横空出世进而火遍全世界,将人工智能从幕后推向台前,也在刘明桓的心底种下一颗种子。理想的种子播种在现实的土地上,纵风吹雨打,种子总会推开石块、破开泥土,它会发芽,会成长。

三年的摸索尝试让刘明桓的AI梦日渐清晰,他将多智能体的强化学习作为研究方向,这也是他将足球比赛抽象后的选择:战术模拟、数据分析,他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回首过往,少年才惊觉,原来三年前的自己并不是站在了人生的分岔路口,他也从未彻底抛下过什么,三年来,他的热爱非但没有随着成长而消逝,反而在岁月间愈发熠熠生辉。

少年的足球梦,回来了。

文章写完了吗?写完了。

赛程比完了吗?还没有。

刘明桓,这位用AI做足球梦的少年,他的梦想从不拘束于四四方方的屏幕上,他想要将绿茵场上的双脚的梦想寄托于双手上飞舞的代码上,他会用勤奋与坚持开拓新领域的边疆,他的心灵永远在绿茵场上守望。

记者|史凝睿 孙睿琰(新闻)

编辑|麦启欣(新闻)

摄影|夏健鑫

排版|肖亦江 张宸

监制|徐榕利 路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香港足球代表队
2022年世界杯分组抽签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