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7年NBA选秀已过去六年,这届曾被球探评价为"十年一遇的黄金一代"的球员们,如今正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期。通过对比他们的选秀数据和当前表现,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第13顺位的多诺万·米切尔和第27顺位的凯尔·库兹马,用实际表现证明了选秀顺位≠职业生涯高度。米切尔本赛季带领骑士杀入东部半决赛,场均28.3分的表现让爵士后悔不已;而库兹马则在奇才队打出生涯最佳的21.2分7.2篮板。 这届选秀的国际球员表现格外亮眼:芬兰的劳里·马尔卡宁(第7顺位)成为爵士新核,德国的丹尼斯·史密斯(第9顺位)虽然辗转多队但仍是优质轮换,而法国的埃德里斯·阿德巴约(第14顺位)更是成长为热火队的防守支柱。 2017届新秀的故事告诉我们,选秀只是开始而非终点。那些曾经被球探报告标注"投篮不稳定""防守意识差"的年轻人,通过不懈努力完全可能突破自身局限。当我们将他们当年的体测数据与现在表现对比时,篮球运动的魅力正在于这种不可预测的成长性。2017届新秀的逆袭与沉寂
数据不会说谎:前五顺位现状
"当年我们更看重静态天赋,现在回头看,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才是决定因素。"——某匿名球队球探
被低估的宝藏球员
球员 选秀顺位 本赛季得分 PER效率值 杰森·塔图姆 3 30.1 24.8 多诺万·米切尔 13 28.3 23.1 国际球员的崛起
2017年NBA选秀球员数据深度分析:谁是最具潜力的未来之星?
丹麦足球近期表现分析:欧洲杯预选赛与友谊赛成绩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