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赛季总结2:是硬汉,更是球

上一篇文章我们从整体数据的角度分析了巴特勒的比赛特点以及他在25赛季的整体表现情况,今天我们从更细节的数据出发,一起探索巴特勒给勇士带来的提升和帮助有哪些,以及很多朋友关心的,巴特勒在季后赛第二轮的问题出在哪儿,球队该如何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一.巴特勒给勇士带来的提升有哪些?

在3月6日的文章《数据角度出发,深度揭秘巴特勒到底强在哪里?》一文中,我们曾经从攻防四要素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巴特勒可以通过提高球队整体的罚球率、前场篮板率,控制球队的失误率等方式为球队赚取到更多的回合数,在双方投射水平相近的背景下多5-10次出手往往就会成为决定比赛的关键,但事实上巴特勒的作用还不仅在于此,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篮球场上的“精算师”,其带给勇士的提升具体包括:

1.为勇士带来了一套更稳定的赢球逻辑

上表我将巴特勒来之前、10-11月20日勇士开赛状态最好时段、以及巴特勒来之后的三个不同时段勇士队的攻防四要素及在联盟30支球队里的具体排名罗列了出来。首先可以看到在开赛第一个月状态火热的勇士一度打出了78.6%的高胜率、而巴特勒来之后的常规赛整体胜率为74.2%,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但是这两个不同时段的赢球逻辑却有非常大的区别:

首先是开赛第一个月,从下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到彼时勇士的有效命中率是联盟第5、与此同时限制对手的有效命中率是联盟第1,大白话说就是自己投得准、同时对手投得差。其中自己投得准的部分库里历来开赛状态好以及希尔德的投射状态相当火热为核心因素;而防守端则主要得益于新助教斯塔克豪斯带来的激进的包夹持球人战术——通过把持球人赶到边线或中线后迅速包夹来造成对手失误或低质量传球,再依靠快速轮转来降低对手的投篮质量,实现了限制对手命中率第1的效果。

但是上面的赢球逻辑却很难持续,原因在于防守端的好效果主要得益于勇士有多名优质防守人+11人长轮换让每个人都能全力防守,但是当进攻端希尔德赛季初的火热手感被对手限制后,防守球员进攻水平低的问题开始暴露,于是我们看到只要库里不在场球队的进攻效率便一落千丈,这迫使教练组不得不在衔接段多用进攻球员,沃特斯上位、李凯尔被DNP,再加上梅尔顿的赛季报销,防守质量大幅下滑,最后陷入了连败的怪圈。

那么巴特勒来之后勇士的赢球逻辑是什么呢?从上表可以看到勇士的罚球率同期联盟第2,相比于赛季初提升17名;前场篮板率联盟第4、提升6名;对手失误率联盟第1、提升6名;限制对手前场篮板率联盟第12、提升8名。这其中造罚球、拼抢前场篮板以及协助队友保护后场篮板本就是巴特勒一直以来的优势项目,它们是可以持续的;唯一较难持续的是对手失误率,虽然巴特勒也是抢断大神,但是追梦打5时勇士才能摆出压迫性极强的5小防守阵容,一旦追梦多数时间回归4号位,造失误能力的下滑是能预见的。

尽管对手失误率一项可能不好维持,但勇士在提升自己的有效命中率(排名17)和控制失误(排名21)这两项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赛季末我们看到多场比赛出现库巴二人创造出大量空位机会、角色球员却投不进球的现象;而巴特勒自己持球时的失误是很少的,但因传切体系需要很高的默契度,在配合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失误,这两项都可以通过休赛期的针对性补强+更多的磨合时间来解决。

总结:巴特勒为勇士带来的赢球逻辑是更多的罚球优势、前后场的篮板优势以及造成对手失误能力的提升,这些是巴特勒整个职业生涯都擅长的事情,能维持下去的概率很高。在这些优势打底的背景下,勇士只需要重点提高投进球的能力和控制失误的能力,这套赢球逻辑就能更好运转下去。

2.为勇士带来了大量的回合数优势

上表是我统计的巴特勒到来后每场比赛双方的出手数差,计算公式参考了真实命中率里出手数的计算方法,即出手数=投篮数+0.44*罚球数,所以表格里的差值是带小数点的。巴特勒到来后的31场常规赛+1场附加赛中,勇士平均每场比赛会比对手多出手5.4次,考虑到勇士本赛季的进攻效率为112.8,也就是每回合进攻能得1.128分,那么就相当于巴特勒到来后平均每场比赛勇士开局就有5.4*1.128=6.09分的优势,这意味着每100次出手对方要比勇士真实命中率高6%以上才能获胜,这个优势是很大的。

但偏偏勇士的投篮波动性就是这么大,上图中标绿的四场比赛大家可能印象比较深刻——巴特勒来的第1次失利输给残阵独行侠,出手数多10.3次的背景下勇士投出了28.3%的离谱三分命中率和51.5%的真实命中率;巴特勒首次休战打76人,出手数多11次的背景下让对手投出了64.7%的离谱真实命中率;库里缺阵巴特勒首次迎战老东家热火,出手数多7.8次的背景下三分命中率仅23.7%,遭遇惨败;赛季末打马刺的关键排名战,多8.1次出手的背景下只投出了33.3%的三分命中率,同时让马刺的三分命中率高达39.1%。这些莫名的失利都体现出勇士在投篮稳定性上的严重不足,所以休赛期最需要补强是终结的效率这一环。

3.改善了球队的出手难度和投篮分布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曾提到过巴特勒是本赛季传控水平第一的持球前锋,而上表完全体现出巴特勒作为出色的组织者为勇士队带来的改变。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在巴特勒来之前,勇士在对方防守非常紧的背景下出手比例超过7%,排名联盟前10;但随着巴特勒到来、球队除了库里外有了个真正的优秀持球人后,勇士在防守非常紧时的出手比例锐减至5.5%、排名联盟第29,在防守较紧环境下的出手比例同样大幅下降,从15名左右下降到26名。

与此同时球队空位出手比例提升到13名,大空位出手比例更是提升到了联盟第6、三分的大空位出手比例更是提升到了同期联盟第4,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对于球队投篮质量的改变是非常显著的,这也是为什么巴特勒得分不高、但是进攻影响力却总能排进锋线前3的核心原因。

而巴特勒到来后球队整体在不同区域的出手比例也有了明显变化,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勇士的底角三分产量明显增加、非底角三分比例则有所下滑,而攻框区域的产量下滑则主要与巴特勒将很多攻框转换为了罚球所致,这充分体现出了巴特勒的“球场精算师”特点。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魔球理论球场上得分效率最高的两个位置是攻框和三分线区域,巴特勒自己有着很大的攻框产量,特别是很多的攻框都能转换成罚球。要知道一名球员在攻框区域的命中率能达到70%就很了不起了,这相当于每回合得2*0.7=1.4分,可如果是站上罚球线那么以巴特勒85%的罚球命中率来计算每回合可以得2*0.85=1.7分,将攻框区域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了!

与此同时三分区域里底角三分的命中率又远高于非底角三分,25赛季联盟在底角的平均三分命中率高达39.2%、而非底角只有35.6%,把部分非底角产量转移到底角自然也能提升球队的整体命中率了。

所以尽管都是拥有顶级进攻影响力的球员,库里和巴特勒的影响逻辑有很大区别,库里的逻辑是我把最困难的球投进、逼迫对手防守针对我然后队友们就能得到舒服的投篮机会;而巴特勒是出手数我赢你一点、出手难度我赢你一点、出手分布我再赢你一点,每一项只赢一点但累积起来就是很大的胜利了,这就是球场精算师的篮球哲学。

二.巴特勒在季后赛暴露出了什么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要重点聊聊巴特勒在季后赛中出现的问题了,特别是季后赛第二轮对森林狼的G4、G5,球迷苦等的playoff吉米不仅没来、反而表现得异常拉胯,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巴特勒的常规赛gbpm开始聊起,上表我统计了巴特勒在面对强队、中游队、弱队时的gbpm变化,可以看到在面对联盟净效率前10的强队时巴特勒的36分钟gbpm会明显减少,背后的原因是助攻数大幅减少,由平均的36分钟6.1次下滑到只有4.8次、同时助失比还会下滑、前场板的贡献也在降低,那么强队里有什么资源迫使巴特勒的数据全面下滑呢?

于是我以巴特勒过去几个赛季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多维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性最强的一项是体重,即“当巴特勒进攻端的主要对位人是一个重体型的锋线(34摇摆)或内线(45摇摆)球员”时,巴特勒的进攻影响力会大幅度的下滑。

上表是我统计的巴特勒过去三个赛季在进攻端面对重体型锋线和内线球员时的对位情况,其中体重的下限参考人为OG阿奴诺比。可以看到自24赛季开始巴特勒在面对重体型锋线时的出手数在明显下滑,24赛季对位82分钟仅投篮66次、25赛季对位57.6次仅有36次投篮,这说明巴特勒在遇上重体型的对位球员时会出现比较难找到出手机会的情形。

与此同时巴特勒在对位到他们时的助攻数据也会有较大的缩水,且失误率反而会明显提升,比如23和25两个赛季的助失比竟然只有2,而他25赛季的整体数据为5.4助1.3失误、助失比高达4,这中间的差距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具体看巴特勒对位每个重体型锋线的进攻数据的话,就会发现巴特勒在多数时候确实会缺乏攻框的欲望,比如对位詹姆斯7.7次只有3次投篮出手、其中还包括2个3分;对位西亚卡姆5.4分钟同样只有3次出手;对位杜兰特4.9分钟只有4次出手还包括2个3分,且对位大多数重体型锋线时没有拿到太多罚球。

同样的问题在季后赛中被放大了,如上表所示当巴特勒面对像杰登、狄龙、范弗利特、阿门这类顽强型或长臂型防守人时依然能保持出色的命中率或优秀的助失比,比如对杰登虽然命中率一般但造到了10次罚球、完成了9次助攻仅有1个失误、面对狄龙则是全方位的打爆。

但是当巴特勒对位到传统认知里不擅防守但体重有优势的球员兰德尔和申京时,整体表现就显得荒腔走板了——面对兰德尔13次出手命中率仅7.7%,面对申京的命中率也仅仅只有28.6%而已,所以尽量别让巴特勒在进攻端对位到重体型且不失灵活性的锋线或内线球员,是勇士教练组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反过来,当巴特勒在防守端对位到这些重型锋线或内线时,在过去两赛季也呈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现象,让对手打出了整体超过70%真实命中率的情形,特别是通过体重碾压巴特勒到禁区时,巴特勒相对弱势的护框能力很难派上用场。

所以巴特勒季后赛第二轮的表现除了他自身因伤病导致的身体状态严重下滑外,长期让他在攻防两端对位重体型4号位球员也是一大重要因素,因此这个休赛期需要找到一个能帮助巴特勒应付这类球员的资源,霍福德在防守端会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他有相当丰富的防守字母哥、兰德尔等球员的经验,但是进攻端在4号位得分手的位置上仍有巨大空缺。

总结:巴特勒之所以到勇士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根源在于作为一个顶级组织者,将其球场精算师的特点很快展现了出来,通过前场板、造失误、控制失误等方式增加球队回合数,通过攻框造罚球以及突破后为底角球员创造空位3分等方式提高球队的整体出手预期得分,积小胜为大胜。

但是在季后赛中巴特勒作为4号位球员时难以对位重型4号位球员的缺点也遭到了重点暴露和针对,勇士队迫切需要一个防守端能扛住重型4号位及一个进攻端投射表现出色的4或5号位球员来分担巴特勒的压力,除了潜在引援霍福德外,球队还需要一个出色的锋线或内线得分手,这就看邓利维的本事以及拉科布的决心了~~

体育馆着火停电导致智甲比赛腰斩,当时VAR正在回看疑似点球
马刺次轮新秀英格拉姆的进步如何?